陶瓷板畫藝術的傳統性體現究其根本是它具有深厚本土文化的底蘊,本土的題材,傳統的載體,民俗民風的那種諧和之美在創作的過程中被深深地注入、揉合于陶瓷板畫藝術中,從文化的角度被賦予了民族情感。而通過原生態的窯泥釉與窯火的特殊的藝術表現,從工藝制作的角度賦予它更具有強烈的、非常個性化的民族本原色彩的表現特征,這正是現代陶瓷板畫表現對人們的精神和審美價值的所在。
1、中國本原物象造型藝術的審美形式陶瓷板畫,是陶瓷藝術中的一個獨特門類。它是人類為了實現某種特定的目的而進行的一項創造性活動,它是古老的瓷文化與民俗風尚表現的完美結合。
陶瓷以平板形式的出現是我國制陶生產工藝不斷完善的結果,為成為民間陶瓷板畫這一獨特的藝術樣式奠定了工藝基礎。從相關資料來看,具有平整而光潔的瓷板形狀,又有圖形景物的陶瓷板畫作為陶瓷新門類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陶瓷板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品形式在清代年間開始流行成熟,民間藝術家在平板素瓷上繪上圖形景物后,經高溫燒制而成。由于釉面的特殊效果賦予陶瓷板畫畫面仿佛由一層瑩潤剔透的玻璃包裹著,景物處于深不可測的立體空間的視覺感受中。工藝的復雜與精湛使得陶瓷板畫成為了藝術欣賞品,僅供當時官僚、商賈之家把它作為裝飾藝術懸掛在廳堂或書齋的墻壁上。
如今,現代文明急劇地發展,人們更追求對精神價值的需求。陶瓷板畫在追求陶瓷物質特性和人文品格之外,更著重于追求其與瓷外本土藝術,即來自于中國民俗風尚的本原物象造型藝術表現之諧和,依靠瓷媒體獨特的親和力和它的人文品格將民俗風尚的風貌與形式表現從方寸之間折射出現代文明,在精神和審美角度上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和普通老百姓的眼球。
1.1純真的審美形式表現當今社會,在人們一味追求經濟高效益的狀況下,粗制濫造、虛假的東西到處可見,導致人與人、人與環境等之間的緊張氛圍。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人們對生命中的那種最本原的純樸、真實感的品質產生著眷戀。
現代陶瓷板畫中的民俗風尚的純真表現形式正是當今人們所向往之一的。它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和諧愉快。一個樸實、真實的普通家庭的勞作場景,描繪的栩栩如生的小生命,傳遞出傳統農家的溫馨與和睦。真實地刻畫描繪生活中的各種物象的細節,是繪畫表現中最具視覺逼真感的手法,傳遞給受眾的心里效應是最為信賴的。傳統習俗的表現形式展現了人們的純樸情感,細膩地呈現人們對生活的感知與熱愛而發出視覺吶喊。由于它接近于生活中的真實物象,反映出中國人最本質的樸實感,它的直觀性能使受眾輕松地被畫面的題材所感動并由此產生興趣,同時它的真實品質更給陶瓷的自然秉性增加了親和力。
另一件作品,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的勞動場景被描繪的如此豐富,院子里的每一樣物件通過作者的手變得如此親切溫馨,訴說著一個傳統家庭主婦操持家務的辛勞和快樂,樸實的人物造型傳遞出她對家的熱愛以及對家的無言忠實的奉獻,她所具有的那種中華民族傳統女性的本質秉性。如此樸實的故事只有瓷載體才是門當戶對的媒體。而正是瓷載體所具有這種純真、自然之氣質,使得藝術家癡情于把民間的民俗凡事負載于它。
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像表現出樸實而不矯揉造作的藝術手法,抒發了普通人家所追求的真實情感,以及對生活的滿足而呈現出的幸福感,這些都是當今社會所缺少的。它是民族最為原始的生命精神與信仰內涵,長期積淀于民俗風尚樸實的本原觀念中,從而被物化在具有同樣憨厚、純樸氣質的陶土中,給陶瓷板畫增添了傳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表現風貌,深受中外游客的青睞。
1.2美好寓意的審美形式表現人類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對物質生活的滿足之上的,當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物質生活富余時,人們必然會去尋找精神上和心靈上的釋放方式?,F代陶瓷板畫的豐富表現確能為這個釋放方式提供服務,它能引導人們展開想象空間,尋找美好的夢幻,尋找與它相融合的非物質視覺表現的滿足,在想象中實現產生美好的精神生活愉悅的滿足感。這是現代陶瓷板畫的精神和審美價值的又一所在。
美好寓意的審美形式表現的作品運用各種富于想象的方法把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象,場景的表現給受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各種隱喻,畫面的視覺形象常常給人的感覺是難以忘卻的,因此受到陶瓷板畫的青睞和運用。通過婆媳對坐聊天,包小籠包子的場景和小外孫女歡快地在蒸籠旁邊忙活的景象隱喻著和諧家庭的幸福感。而把本該在河里玩耍的魚都搬進了廚房,這不僅僅是給視覺以新奇感,而是通過這樣的安排寄托人們心靈深處的美好訴求,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理解、感受、熱愛,折射對美好生活“年年有余”的追求。
特別在當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許多夢想與渴望還來不及實現的狀況下,通過寓意的手法在陶瓷板畫中的表現,折射出我們中華民族對美好事物的愿望和祈福,是老百姓最原始的傳統世俗理念的本原。通過寓意呈現一種哲學、美學思想以及能使人們在觀感后產生美好的聯想是現代陶瓷板畫所追求的。
1.3形態雅拙而又傳神的形式表現觀察現代陶瓷板畫,它所采納的大多數畫面題材均和其他姊妹藝術一樣來源于普通人家、最普通的生活寫照,所呈現的民俗風尚合著瓷材質的脈搏,不受透視原理約束,物象的造型簡潔歸納、成幾何形態,運用大膽、不嬌妞做作的藝術夸張,不僅在畫面形態上追求以拙勝巧,在畫面構圖上同樣追求拙樸的編排形式表現。
獨具特色的“鯉魚戲水”,以及水中荷花形象,包含了純潔的民俗本原寓意,其形象清純可愛,樸實敦厚而又雅拙逗人,不追求惟妙惟肖的逼真刻畫,展現的是雅拙原始的美,準確地融進了民俗生活內涵最深刻的一種文化形態,即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美好愿望和對理想的祈求。
“鯉魚戲水”構圖簡潔明快而又完美,畫面厚實沉重,粗獷大方而又不失精巧。幾何化的物像特點成為現代陶瓷板畫畫面非常重要的視覺表現方法之一。幾何化的物像特點是對物象的形態作打破常規的透視表現方法,這種對物象的表現方法不僅僅只是對畫面物象所處的遠近距離位子顛覆處理,也可以把處于透視之外的、同一個透視點無法看到的物象同時出現在畫面中,甚至于可以同時看到物象的背面和底部、頂部,使物象處于矛盾的視覺感受中,也就是把對物象的觀察過程中所發生的幾個視點的反映同時間出現在畫面中,這種不講情理的物象形式,恰恰起到了拙中傳神、了有情趣的意蘊,提供給受眾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從中可以領略到普通老百姓的質樸心境,以及生活中追求美好事物的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追求自然單純的次序感、拙樸的畫面物象編排的構圖視覺效果同樣是現代陶瓷板畫的又一特征。
將物像有次序地、拙樸地布滿整個畫面,飽滿的編排不但起到裝飾效果,作品中的隱喻的創意意念被強化,逐個品味似乎感覺到是一部小說正在向你訴說著一個故事情節。展現在眼前的每一件充滿情趣感、內容又豐富的物象,如同一個個美麗婦道的農家女,守望著遠出打工的家人歸來,作品的創意表現賦予了守望家園的、樸實的民俗風尚精神。
由于這樣的畫面編排所體現的豐富性,有些商家為了降低制作成本,以及迎合消費者的需要,會考慮把畫面中的一個個物象提取出來制作成小陶瓷板畫銷售。
2、凝聚著中國本原色彩的藝術表現特征陶瓷,以它所具有的那種不可抗拒的溫馨、憨厚的親和力給予陶瓷板畫以肌膚肉質,民俗風尚賦予瓷板藝術以靈魂。瓷是文化的載體,繪畫藝術負載于它,迷離的釉色營造著情緒氛圍,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將陶瓷板畫藝術的演繹發揮到極致,并諧和為一體。人們可以通過對陶瓷板畫的氣質美、釉色美的自由解讀,從作品中產生共鳴,同時在作品中尋找自己的東西,從陶瓷板畫中得到想要的心理上對美好的享受。
2.1用色對比強烈、濃重鮮艷陶瓷板畫大都喜用原色,純色的安排。強烈鮮艷、熱烈,不受物象固有色以及環境變化的限制,拋開光源對物象的影響關系。
選色自由靈活,組合隨意。色彩上強調裝飾性和象征性等民間特點,具有很強的民俗地域特色。藝術家按照自身心理色彩需要配置,且善于把握色彩之間的搭配關系,顏色相互對比碰撞、擴展,傾瀉出絢麗豐富、華麗大方的色彩樂章。另外,經常采用對比色和互補色來增強色彩的對比,形成一件件調子明快,色彩艷麗,裝飾性極強的效果。色彩明快的調子反映出人們追求吉祥、喜慶、熱鬧、歡快的色彩環境,表達出豐富的民俗生活情感,寓意風格,心理狀態,思想愿望和價值體系。
相對于其他民間藝術門類的色彩表現與應用,陶瓷板畫上的色彩審美在視覺感受上更有其文化上的意義。
現代藝術的諸多表現的承載體形式中,陶瓷是唯一同時具備了原始性、公眾性的一種泥釉窯火的特殊藝術形式,這種原始性與公眾性正吻合了與它同時具有古老、善良的華夏文明的精神風貌。把民俗風尚中常用的冷暖色對比和艷度高的色彩并置的特點,通過窯火將兩者渾然一體,凝結成具有中國本原色彩藝術的特征。
2.2極簡的色彩渲染、夢幻般的色調意境陶瓷板畫用色的另一特點,是傾向于畫面應用大面積的色彩,利用釉色的特殊效果自然地營造出色彩的豐富性氛圍來吸引受眾。
以極簡的、類似明度的,大片的紅、綠兩色并置運用作為支撐畫面的主色調,深色的底色和白色花卉的加入起到柔和明度的同時,又提高了紅、綠兩色的彩度,形成了視覺上的色漸變。最后,利用釉色在火的作用下的特點追求色彩變化的微妙感和神秘感,賦予簡單的物象、簡單的用色以一種妙不可言的氣質,統一在一種既濃郁、又平和的夢幻般的色調意境之中。
陶瓷板畫中的色彩具有自古以來的民俗文化特點,沒有沖突與高潮,雖然用互補色尤其多,但多是細致而又平靜的抒情,以平滑的筆觸,平和的情緒,藝術家在平靜中描繪一個傳統與現實分不開的,具有情韻、具有豐富內涵和生命力的世界。經過火的作用,釉色在光的作用下給作品的畫面增添了閃爍、迷離、多變、神秘、斑斕的色彩層次,給傳統增添了悠揚意蘊。色彩的最高表現是它傳送心靈信息的語言,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面對陶瓷板畫,它不僅讓讀者能感受到一種情緒、情調和意境的感染,更是提高了陶瓷板畫的審美價值。
3、結語人們在欣賞陶瓷板畫時或多或少地感受到這種傳統的精神氣質的影響,這是一種存在于瓷媒材質、物象風格、畫面表現形式、釉色之內的氣質,這也是陶瓷板畫藝術家所長期堅守的最可貴的本土元素融合所產生的和諧精神的體現。研究陶瓷板畫藝術,這個關于傳統的永恒話題,它體現的是一個民族在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行為、道德觀念和心路歷程,其中的博大精深深深地感動著和陶醉著我們,尤其在我們當前所提倡的和諧社會,讀懂陶瓷板畫這個集文化與藝術的諧和體將受到很大的啟示。
這些經過歷史檢驗的,充滿了藝術家們的浪漫主義的想象力的,扎根于民間的陶瓷板畫藝術的風格與風貌,以鮮艷絢麗的色彩被大膽地進行了藝術夸張,形成了鮮明的、具有中國本土意味的藝術構思、造型特點和用色習慣,深受世代中外民眾的喜愛,這些由前人積攢的經驗為當代陶瓷板畫提供著營養,并將繼續影響著它的風格與形式表現的發展。
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找到我們。
hong_yong_tao_ci